许雪秋,新加坡富商之子。1906年入同盟会,1907年参与组织潮州黄岗起义。兵败后流落南洋,后加入陶成章重建的光复会。武昌起义后,在广东组织民军,配合陈炯明部收复潮汕等地。1912年5月,许雪秋被清降将吴祥达在汕头逮捕并枪杀。
对于许雪秋之死,有论者认为是陈炯明授意,而原因则是光复会的许雪秋、陈芸生等人“在潮汕组织民军,和同盟会之间有些冲突,孙中山曾致电陈炯明,叫他‘解释调处’。”且看事实真相。
潮汕民军派别斗争激烈,但并非如论者所误信的那样,以同盟、光复两会为分野。
武昌起义后,“东江诸同志咸集香港图举义,适林激真自安南携巨款回港,访寻接济,由陈云(芸)生将各同志秘密通讯处告知,始得集合会商,九月(旧历)初旬在湾仔廿二号最后决议,举陈竞存(陈炯明)为总司令。”(林希衡:《辛亥九月惠州首义事略》)参加惠州起义的梁迺澄也说陈炯明组织起义时,“时有南洋华侨林激真,从南洋回抵港,携有三万元助军费,亦将返粤参加。”至于冯自由说“宏生(陈芸生)于九月至香港,知陈炯明、邓铿、林淑(激)真等将起兵惠州,乃力筹义饷二万元以助之”,看来是走了样的报道,因为当时陈芸生正要回潮汕组军,急需巨款,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义饷可以助人。又林百举谓:林激真与陈芸生“在越、暹素稔”,则所谓陈芸生所筹之义饷,实即林激真所带回者,由陈芸生介绍林激真见陈炯明,助以军饷,可见二陈关系之融洽,亦可见岭东同盟会与光复会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。此外,后来与许雪秋、陈芸生合兵占据汕头的林激真、梁金鳌等均为同盟会员,说明用两会之间的斗争来概括岭东革命党人的内讧,是很不确切的。
事实上,陈炯明及其留守惠州的“循军”副手林激真均同盟会员,在惠州起义时就是陈芸生的盟友,许雪秋又与同属光复会的陈芸生结盟。由于潮汕安抚使陈宏萼成为地方势力的工具,尾大不掉。1912年2月,林激真率领亲军一标(团)约千余人,由惠州乘船至广州换轮船开赴汕头,意图实施对该地的控制。但陈炯明命令其避免与当地武装发生冲突。林激真违抗命令,于3月12日进攻汕头;15日,在许雪秋、梁金鳌(梁冠三)等部民军的策应下,击败陈宏萼及支持他的民军,攻占汕头。“林激真入汕后,竟对潮汕人民肆意欺压,引起人
...